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面对的竞争也越来越大,为了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要进行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
一、建筑业企业的现状分析
经济的全球化给我国各个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带来更多的挑战,建筑业必须积极应对全球化的趋势,把握好发展的新趋势,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挑战。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不仅体现在建筑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工程业务上,而且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建筑企业内部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上。能否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于是否拥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来说,我国建筑企业尤其是一些比较大型、资历比较老的企业,实际上技术力量还是比较强大的,具有承接建造大型工程项目的实力。但由于这些企业在前期计划经济的影响,许多大型企业以及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并未按照国际惯例,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市场自由竞争相符合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的分配制度、人事关系及运作模式等基本建设方面不能够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企业缺乏创造性,很难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从经营模式上来说,当前很多的建筑企业依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链,采用粗放式和外延式的发展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但技术优势在建筑施工中的作用没有能够体现出来。另外该模式的发展容易受到资源的拘束,和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较低。
(1)当前多数建筑企业仍采用粗放式发展模式。建筑企业重视施工,获取盈利,重视产值,忽视投入,实际技术因素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实现。因此,受到资源的很多限制,而要达到不增加或少增加资源投入的前提下,通过依赖科技进步取得更高的产出的内涵式发展,尚有很多需要努力的。
(2)尚未形成真正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由于一直以来受到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大型企业行业垄断的影响,许多中小企业发展并不充分。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无论是大型项目还是小型项目,建设的规模总相当,施工的方式雷同。此外,一些企业有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一方面使得相应的基础技术工作、技术装备、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多次建设;另一方面使得建筑企业“大而不强、小而不专”。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3)部分建筑企业项目管理水平较低,依然存在问题,如质量安全、工期延误、费用超出等问题始终存在,尤其是这两年来出现的较多的重大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给社会财产、人民生命安全造成重大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没有专业的负责人员,各个项目都是开始了就组织建立班子,完成之后就散伙,没有一个始终负责的人员,对项目的后果承担责任,而责任不完善,后期管理就很难继续进行;法律、法规不完备,对现有的法律、法规执行不到位,相关监管制度不完善;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相关管理软件不够先进。另一方面建筑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一线生产人员主要是来自农村的多余劳动力。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又没有得到企业的岗前培训,因此人员素质普遍不高。
(4)建筑市场生存环境变化,工程建设成本增大。中国建筑经济受国家经济的影响,投资增速放缓,基础设施投资下滑,工程项目资金紧张,结转工程明显减少。建筑业企业出现了僧多肉少的局面,外加建筑市场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导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同时,国家治理能力要求提高,施工阶段对环保的投入加大,原材料开发成本增加、劳务人员用工困难、工资大幅度提高等因素增加了工程施工成本,使得建筑施工企业生存压力较大。
二、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前景展望与创新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动力”并要求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掌握主动,克服目前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关键是紧紧抓住改革创新这条主线,牢牢把握经营管理机制中的关键环节,立足内外环境,结合组织特点,明确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地制定出适合自身长期发展的经营战略,坚持组织机构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
(1)经营战略创新。建筑施工一定要树立坚持做大做强的原则,高度重视项目经营开发工作,做到在企业范围内加大项目建设开发力度以及优化配置项目建设班子和项目建设队伍。在项目建设方面要做到三要:一要把握市场趋势,不断调整和完善本企业的发展战略。二要把技术开发工作和资本运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主业专业化、适度多元化的发展。三要重视发挥管理创新和人才效应在经营开发中的作用。制定企业近期及长远期发展规划,将企业逐步发展成综合资质企业。
(2)组织结构创新。为顺应多元化发展需求,企业要实现分工明确,责权分明,优化员工队伍,提高效率;在横向组织结构中逐渐推进综合化管理,变更部门工作重复的现状,强调团队合作以及综合管理部门统领全局的作用;寻求分权化方式进行管理,实现合理的集权和分权,对于有关部门授予足够的决定权,调动起各部门、各层级的智力和管理的激情;将市场机制纳入企业管理中,把分工协作变为契约关系,企业内各部门都在内部市场竞价交易、自选调节、自行运转、相互制约,员工行为由被动执行转向创新与创造。
(3)管理体制创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十分重要,必须做好企业层次、项目层次和劳务作业层次三者的关系。经营决策层是公司管理层,施工管理层是项目部,劳务作业层是施工队伍。企业管理层次与项目管理层次的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是企业管理的范畴内,都是为了促进企业进行自主经营、主动发展、承担盈亏、加强约束,二者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不同之处主要是企业层次对项目的管理主要是一种整体的把握,是通过设计和规范企业章程和运营模式来实现管理的目的,而项目管理是通过对一个具体的施工项目进行设计实施、组织施工人员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直接管理。
(4)管理制度创新。管理是调整企业各部门、各组织有序运行、步调一致的好方法。科学的管理,是企业内部各部门和人员有效工作的关键。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就是要利用市场机制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使得各个部门成员的收入和项目的收益直接挂钩,实现单个项目的责任制,从而把施工企业自身面临的市场竞争转化为所有员工追求收入的内在动力,从而建立起一个把企业各个形态的资产和生产要素相互结合,共同运作,以谋求综合效益的良性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5)管理手段创新。主动推进企业管理技术化的运用,尤其是要把信息化管理全面覆盖到投融资、经营、进度、质量、技术、安全、资产、设备、物资、成本、项目、现场、资料、办公自动化、档案、人事、劳资、绩效、招聘应用等各项企业项目施工管理和基础行政管理的工作中;并且把会计工作、管理、经营、审计监督纳入到线上记录,实现有效管理与控制。
(6)生产模式创新。当前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BIM技术应用逐步推广,并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国家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建筑企业应加大技术信息化的应用,将装配式建筑纳入企业发展中,形成多元化综合产业模式,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实现建筑施工的工厂化,同时通过提高机械化的应用程度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结 语
建筑业产业关联度高、就业容量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使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个适度的较高的水平, 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WTO 过渡期结束, 国内、国际市场一体化, 我国建筑业将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 机遇与挑战并存。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进行创新,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做到经营战略科学化、组织结构规范化,从而推动企业长足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增强活力, 实现新发展。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确保工程施工实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以上便是甘肃建筑工程给大家介绍的相关资讯,如想了解更多请点击我们的官网。